落秋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阅读 > 浮生重启录 > 第3章 孤弦断胡笳

第3章 孤弦断胡笳

李陵的皮靴碾碎冰面的声响传来时,我正在给节杖缠新割的牦牛皮——雁娘说这样能让竹节纹路更清晰,像父亲驿站的砖缝里嵌着的银铃纹。?m·a!l,i′x\s~w!.?c?o~m?

极昼的惨白光线里,他的汉军旌旗褪成灰白色,\"李\"字旗角结着冰棱,像被人用刀削去了锋芒。

\"子卿,别来无恙?\"

他的声音比三年前在长安酒肆低了八度,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酒壶,壶身刻着半段残损的军号——是李广将军当年的\"龙城飞将\"令。

我注意到他始终盯着我手中的节杖,却又刻意避开牦牛尾羽,仿佛那乌亮的毛羽会灼伤他的眼。

雁娘正在给瘸腿的公羊敷药,匈奴战刀改的短刃别在腰间,刀柄缠着的青丝结满冰碴。

听见\"李\"字,她指尖一颤,药膏溅在冰面上,化开小片鼠草的黄绿。

我看见她悄悄摸向袖口,那里藏着半片残破兵符——去年她在匈奴伤兵靴底发现的,内侧的铜铃纹与父亲驿站的符节分毫不差。′j\i¨n+g¨w_u\h·o,t¨e~l′.?c?o\m*

李陵的侍女捧上锦盒时,雁娘突然发出破碎的抽气声。

玉珏的裂痕横在珏心,像道新鲜的伤口,而当\"令堂殁于雁门\"几个字落下时,她手中的骨刀\"当啷\"坠地,刀刃在冰面划出的裂痕,恰好穿过我节杖投下的影子。

\"冬至那日,匈奴骑兵突袭驿站,\"李陵盯着自己的皮靴,靴底还沾着汉地的红土,\"伯母握着半片银铃,说要等你归汉……\"

他突然伸手,想碰我的节杖,却在触到牦牛尾羽时猛地缩回,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贰师将军降了,满朝都说我们这些北征的人该千刀万剐……\"

雁娘踉跄着扑过来,指尖掐进我掌心的老茧——那里有母亲用翡翠镯刻下的节杖轮廓。

她另一只手掏出兵符,血珠正从刚才掐出的伤口渗出,滴在兵符内侧的铜铃纹上:\"李将军可记得,十三岁那年,老陈马夫临终前塞给我半片羊皮?\"

声音发颤却清晰,\"上面写着''遇铃三声,开仓放粮'',是您父亲与我阿爹约定的密符。?¤÷2?e/8$e=看£;书o=网+× 1追D?×最.±新|章2?节¨\"

李陵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痛楚:\"原来老陈……\"

他喉结滚动,伸手想去接兵符,却被雁娘避开。

她从衣襟里掏出半片焦黑木牍,父亲驿站的铜铃纹在极昼下忽明忽暗:\"阿爹说,这木牍能让汉家的马在胡地认路,当年您遗失的另半片,就在匈奴左贤王的猎帐里。\"

冰原上突然刮起干冷的风,吹得李陵的旌旗猎猎作响。

雁娘突然转身,背对着我们擦拭眼角,我看见她袖口的\"驿\"字刺青被泪水洇开,红得像团火——那是去年她用父亲的断刀血,在我掌心刺下\"苏\"字后,自己偷偷纹的。

当她再转身时,已换上惯常的镇定:\"李将军若想归汉,明日申时,北海西南角的冰缝会有三长两短的铃响——那是汉地苜蓿发芽的声音。\"

李陵离开时,往我手里塞了块碎玉,凉得像他的眼神:\"这是从匈奴单于庭捡的,雁形纹路,和令堂的翡翠镯……\"

话未说完就翻身上马,马蹄碾碎冰面时,我听见他低低说了句:\"对不起,子卿,我终究没守住龙城的落日。\"

雁娘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突然笑了,笑得眼泪都冻在脸上:\"子卿哥哥,你记不记得?十三岁那年我偷穿你的戎装,你说我像个小校尉,可我在演武场画的匈奴文''平安'',其实是老陈马夫教我的''粮道坐标''。\"

她低头看着掌心血珠,\"现在轮到我守着这些坐标,等汉家的马,踏着苜蓿回来。\"

她蹲下身捡起骨刀,刀柄上的\"生死相随\"四字被风雪磨得发亮——那是北海第三年,她用匈奴战刀刻的。

我突然想起她藏在妆匣底层的《匈奴译语》,边角绣着的雁形纹,正是李陵碎玉上的图案。

原来父亲与李广将军的密约,早就在两个孩子的血脉里埋下了火种,即便胡地的风雪再狂,也浇不灭这丝连着重洋的光。

\"雁娘,你怪李陵吗?\"

我握住她冻僵的手,发现她指尖还留着木牍上的焦痕。

她摇摇头,睫毛上的冰晶簌簌掉落:\"老陈马夫说过,银铃响在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