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决。”
朱元璋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脸色皆顿。
文官们们心中不禁一喜,他们可并没有觉得皇帝这是在偏袒朱允熥,反而觉得若是真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来谈的话,那么程朱理学是绝对比荀学更合适的。
为何?
因为程朱理学已经在大明朝推行了足足二十五年了。
大明朝现在也很稳定。
这就代表着,这一学说是适合大明朝的,不会存在任何问题。^0+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章*节.
而荀学到底能不能在大明朝使用,这谁也不清楚,到底适不适合,谁也不知道,也并非是荀学是他们敌人的原因,他们就菲薄于荀学,而是确实是这样的。
一个从未彻底推行的学说,谁能确定它到底有没有用?
并且。
因为荀学是没有在大明朝推行过的。
所以这一学说,是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经验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从头做起。
再者要知道历朝历代真正采用荀学为王朝正统官学的,太少太少了,所以陛下提出来问题后,朱允熥没有任何历史事件可以引荐或者效仿学习。
这种情况下。
同样的问题。
程朱理学必然比荀学更容易解决!
朱允熥这个时候,则不禁皱了皱眉,不过他倒是并未担心,虽然说荀学很少被正式确立为官学,在解决诸多问题上也并没有以前朝代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但他未必没有解决方法。
“咱现在意识到了,我大明朝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文化领域太过于专制统治了。”
“你们说说,是程朱理学适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荀学比较适合?”
文华领域,太过专制统治!
文武百官,包括朱允熥、朱允炆等人,皆脸色微顿,其实这个问题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可关键是皇帝为何主动提起来了这件事情,要知道目前大明朝文华领域太过于专制统治,就是陛下刻意为之的啊。
朱允熥对此,也就更加清楚了。
朱元璋建立的文化控制体系,堪称中原王朝历朝历代中,帝制时代最为严密的意识形态牢笼,也就是思想禁锢的巅峰。
洪武三年的时候,皇爷爷朱元璋确立的非朱子之说不用原则,将《四书集注》神圣化为不可质疑的经典,考试文体严格限定为八股格式,要求士子代圣贤立言,形成破题、承题、起讲等固定结构;洪武十七年颁布的《科举成式》甚至规定答卷字数不得逾五百,违者黜落。
国子监更是实行会馔制度,监生每日用餐需集体诵读《御制大诰》,地方官学推行讲经背书法,要求生员每月背诵指定章节,洪武二十五年记录显示,全国有一百三十七名生员因背诵失误被革除功名。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吧?
实际上,这衍生出来一个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问题。
那就是文字狱!
在这一时期,文字狱已经非常恐怖了,堪称形成了一种恐怖统治。
因为文字狱的出现,朱元璋对奏章用字极端敏感,形成独属于大明朝的文字禁忌体系。
比如:则谐音贼,因为这件事情处死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
生谐音僧,处死常州知府蒋镇。
道谐音盗,处死怀庆知府方克勤。
这可方克勤可能没有什么名气,可他正是当今赫赫有名的方孝孺之父。
由此可见,这文字狱到底离谱到了什么程度,可能很多官员不知不觉就触犯了这文字狱的忌讳,然后就被朱元璋给活剐了。
当然,其实这件事情对于民间的危害还是很少的。
因为百姓们根本就不识字啊。
就算是到了现如今的大明朝,百姓们的识字率依旧很低,所以文字狱基本上也就笼罩在官僚阶层了,不过朱允熥想的更多,这可能也是皇爷爷朱元璋为了清楚官员的一种手段罢了。
除了文字狱这种极度恶劣的事情外,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朱元璋又颁布了《诗文禁例》,其中明确规定,禁用‘光、秃、僧’等字。
这一看就能体会出来其中的意思。
怕有人影射朱元璋出身为僧。
禁用‘贼、寇、蛮’等字。
使用这些字,朝廷就会认为你涉嫌诽谤朝廷!
还有,禁用龙、日、天等象征符号。
看起来虽然夸张,但这可就是事实,龙、日、天这三个字是谁能用的?皇帝!天子!朱元璋!而你一个小小屁民若是使用这三个字,你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