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阅读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12章 太子朱标是秦王杀的!

第12章 太子朱标是秦王杀的!

“第三个致命问题,是行政流程的复杂化。+w.a*n^b~e¨n?.^o*r+g.”

“对于这个问题,内阁有着明显的缺陷,内阁需通过司礼监批红、六科复核等流程,若我朝直接使用此制度,会加剧皇爷爷本来就诟病的‘案牍之弊’莫非皇兄忘记了,皇爷爷曾经就言过:‘文书盈几,徒劳精神’?”

“而军机处制度,却明显改良了这个弊端,其采用‘单片密奏、御前会议、口谕执行’的极简流程,绕过通政使司、六科等中间环节,效率提升至少一倍以上。”

行政流程的复杂问题,朱允熥倒是并未改变历史上清朝的军机处制度,因为这一点清朝的军机处很不错,清代军机处处理奏折速度堪称恐怖,既方便又快捷,不但节省了官员们的时间,更节约了皇帝的时间。

“另外,第四个致命问题,就是宦官干政的问题了。”

“我不知道,皇兄是明知道存在着这种问题和弊端,依旧选择提议内阁制度,还是不知情。”

朱允熥看了朱允炆一眼,缓声道:

“内阁制必然衍生司礼监批红权,为宦官干政埋下伏笔,如今有着皇爷爷在,自然宦官问题并不会出现,这个时期宦官也不会势大,但制度惯性将引发连锁反应,未来一旦后续的皇帝并没有皇爷爷这般的权力,那么是否会出现皇帝借助宦官对抗内阁的事情出现?这不变相的让宦官掌权了吗?出现类似东汉时期宦官干政之事?”

“可军机处制度,却全然不会出现此等问题,其决策全程由皇帝亲自主持,文书传递由锦衣卫而非宦官负责,从制度设计上切断宦官介入通道。”

将四个致命问题全部说完后,朱允熥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皇爷爷朱元璋是绝对不会采用内阁制度的。

或许,会采用自己所提出的军机处制度。

因为经过他的改良,军机处制度确实很适合当今的大明朝。

改良后的军机处制度相较内阁的制度,优势太大了,其不但能精准匹配洪武朝军事优先的需求,又能避免内阁的局限性,内阁擅长处理民政,但洪武时期核心挑战是北元、倭寇等军事威胁,内阁缺乏专业军事决策能力。

内阁要求皇帝放权,而朱元璋坚持‘自操威柄’,所谓‘凡事皆自决断”’,就是这个道理,军机处这方面比内阁制度更强,所有决议最终需皇帝口谕确认,参军事仅提供选项,譬如‘上策、中策、下策’简析,其完全能够满足其皇权控制欲,同时又能够减轻工作量。

相比之下,孰强孰弱,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这朱允炆的内阁制度,拿什么和自己比?

“对了,方才我说过,若是军机处制度存在不足和弊端的话,诸公尽可提出来。”

“不知,刘翰林认为,我这军机处制度是否存在问题?”

朱允熥看了刘三吾一眼,他发现这个老头子挺能蹦跶的,并且自认为学识不俗,那么好,就和这刘三吾斗斗。

刚才不是挺能叫的吗?

给你一个机会,继续表演一下,看看你能不能挑拣出来军机处的问题。

“我,我...”

刘三吾立刻结结巴巴起来,他确实根本挑拣不出来军机处制度所带来的问题。

说实在的。

这制度,确实比他们苦心研究出来的内阁制度,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军机处制度,该不会真的是朱允熥所想出来的吧,看着他言辞流利,根本没有任何死记硬背的样子,或许真的是朱允熥所想出来的!

朱允炆这个时候,显得沉默了许多。

脸色越发阴沉。

不喜、怨恨、愤懑、恼火。

种种情绪,于他的心中交织,涌现。

为什么。

为什么你非要站出来和我争夺皇太孙的位置,为什么你处处难为我?

你又为什么,比我强这么多?

眼看着皇太孙之位马上就是他的了,甚至皇爷爷已经开始和大臣们确定了,用不了多久就是他的皇太孙册封大典了,可你朱允熥非要出来捣乱!

“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吧。+j-i/n·c?h_e.n^g*h,b·g\c′.\c*o^m!”

“内阁制度,军机处制度,届时诸卿回去后在商量商量,我大明朝未来究竟更换为哪种制度,在议。”

朱元璋忽然这般道。

他直接下令,散朝。

文武百官随即纷纷躬身行礼,他们神态显得微妙,其实谁都能看出来,陛下这是已经看中军机处制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