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将比真实历史中的明朝内阁更早失效,甚至可能使明朝国祚缩短百年,提前陷入军阀割据或农民起义浪潮。
“荒谬,荒谬!”
朱允炆见自己根本说不过朱允熥,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气的胸膛起伏。
他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因为这所谓的内阁制度,根本就不是他所创造出来的,甚至他都是临时才弄明白的,对于内阁制度的好处他都没有看出来呢,更何况是坏处了。
在没有深入研究过内阁制度的情况下,朱允熥列举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他哪里有能耐反驳?
“好了。”
最终。
朱元璋淡淡的声音传了出来。
听了朱允熥这一番话后,他也对于内阁制度产生了怀疑,知晓了不少的弊端。
目前看来。
内阁制度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
可惜了。
他原本还想着,若是这内阁制度真的可行的话,倒是可以更换一下。
毕竟,殿阁大学士制度在洪武朝这十几年时间以来,他深切的知晓其存在的种种不足,若能更换一种更好的制度,那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现如今大明朝也是很有必要更换制度的,因为他终究年岁大了,活不了多久了。
这皇位未来无论传给朱允炆还是朱允熥,目前的殿阁大学士制度,都不适合他们两个,若是能有其他更加合适的制度替换,自然是好事。
朱元璋不经意间的叹息一声。
朱允炆此时脸色发红,很显然被气到了,他昨夜可是背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把这内阁制度背的滚瓜烂熟的,今日朝会上就是想在皇爷爷面前好好的表现自己,可这一切全部都被朱允熥给毁了。
这个小畜生!
他恨不得把朱允熥掐死!
现在看皇爷爷这般态度,很明显已经对内阁制度不是那般看重了,这也代表着他今日费尽心思提出的内阁制度,估计没有太大意义和作用!
白浪费他的时间了!
他心中充满着恼火和怨恨!
可也就是这个时候,翰林学士刘三吾察觉着朱元璋的态度,心思忽然一动。
他能感觉出来。
陛下似乎对于目前的殿阁大学士制度很不满意的样子。
这么看来的话,若是内阁制度不存在着这些弊端的话,或许陛下真的会采用这些制度。
也就是说,陛下其实现在是急需要一种新的制度,代替殿阁大学士制度的。
那么...
思索间,刘三吾忽然笑着道:
“三皇孙殿下既然不同意这内阁制度。”
“那么,想来可是有比内阁制度,更加合适的制度了?”
“不妨拿出来说说,若真的有用的话,也算是为陛下分忧了。”
刘三吾似随口一说。
可朱允熥却心头一冷。*3~8\看.书\网· ¨免!费^阅\读¨
这老东西。
言语间的意思,分明是在故意给他设局。
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了。
我们这边好不容易拿出来一种新的制度,你出来挑三拣四的什么意思?
难道你还有更好的制度不成?
你若是有的话,就拿出来。
没有的话,你出来反对什么?
怎么,你自己无能也就罢了,还耽误我们这边拿出来好的制度给陛下使用?
同时刘三吾还故意提了提皇爷爷朱元璋,那意思是自己有更好的制度别藏着掖着,不如拿出来为陛下分忧。
“是啊,想来三皇孙殿下,肯定有更加不错的制度吧。”
“内阁制度如三皇孙殿下所言,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二皇孙殿下已经很尽力为陛下分忧了啊,三皇孙殿下不该抹除二皇孙殿下辛苦努力的结果啊。”
“我觉得三皇孙殿下肯定有比内阁制度更加合适的制度,不然的话怎会站出来反驳内阁制度?”
随着刘三吾开腔,不少文官伺机而动,也纷纷站了出来。
这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就是在给朱允炆撑腰。
若是正常情况下,有人敢这般对皇孙说话的话,朱元璋已经动怒了,甚至大开杀戒了,可现在情况不同,朱允熥和朱允炆夺嫡,这势必代表着双方背后的力量会将对方视为敌人,自己人帮着自己人说话,朱元璋也不可能一点道理都不讲,直接动手杀人。
朱允熥一一看着这些人。
有点手段。
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