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阅读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10章 这制度有问题

第10章 这制度有问题

不过他的记忆力还是很不错的,黄子澄和齐泰两位老师可是从各个方面给他分析了殿阁大学士的诸多不足之处,他随即再度言道:

“皇爷爷,殿阁大学士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

“孙儿发现,这些年来殿阁大学士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中人才选拔堪称困境了,由于殿阁大学士皆是五品官职,这就导致其难以吸引高官,皇爷爷又多选老迈文人,譬如昔日的宋讷、吴沉等大儒,他们缺乏政治经验,导致殿阁大学士们往往很难处理重大事务,同时大学士多由皇爷爷亲自选拔,强调“忠诚”而非能力,譬如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后,皇爷爷所任用的朱善等多为文学侍从,缺乏治国才干,这使得殿阁大学士制度,更是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说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朱允炆声音持续,继续道:

“殿阁大学士制度,目前其实已经造成了官僚体系的割裂与低效,皇爷爷昔日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皇爷爷难以独自处理全国事务,大学士又无权协调,导致政务积压;同时这也会造成部门推诿加剧,刑部、户部等争议事务因无中枢协调,常陷入扯皮。”

“皇爷爷还记得一件事情吗,就发生在前不久,户部与工部因漕运分工争执,皇爷爷不得不亲自裁决。”

这件事情,朱元璋可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工部和户部因为漕运分工所发生的争执,就发生在朱标薨逝前的半个月。

具体此事,其实应该是由殿阁大学士们亦或者是他负责的,但他设立殿阁大学士的目的,就是让这群人帮助皇帝分担任务。

而最终,殿阁大学士们因为权力不足,根本协调不了这件事情,最终户部和工部闹到了他那里去,最终还是他拍板决定的。

这可谓是殿阁大学士制度存在问题的典型案例了,思索间朱元璋脸色渐渐认真了起来。

他没有说什么,看着朱允炆,那样子很明显是想继续听下去。

“目前因为皇爷爷还在,这些问题虽然已经存在了,但不会太过于激烈,可如此这样下去的话,渐渐的内阁与六部矛盾将会愈演愈烈,到了未来,大学士与六部权责不清的遗留问题,可能会导致内阁与六部尚书产生激烈的党争。”

“也是因为殿阁大学士制度,导致大学士们权力不足的原因,孙儿调查了自洪武十五年至今,各地地方官员贪腐案件的情况,发现数量激增,这也是因为中枢缺乏协调的原因,反贪过度依赖锦衣卫,破坏正常司法。”

朱允炆说了这么多,朱元璋也算是明白了。

殿阁大学士制度,还真的存在不少问题。·x!j?w/x`s.w!./c\o.m`

简单的说,就是集权与效率的矛盾,废除相权后,缺乏专业化、制度化的决策机制;然后就是人治与制度的冲突,若是依旧这样下去的话,那么殿阁大学士制度可能会过度依赖皇帝个人能力,一旦君主昏庸或怠政,国家就会陷入瘫痪转台。

以及最重要的,殿阁大学士权力缺乏合法性,大学士既无相名,亦无相权,却承担近似丞相的责任,导致中枢长期权责失衡。

思索至此,朱元璋看向下方的文武百官:

“你们觉得,这些问题是否存在?”

文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能听出来陛下这语气并非是问责的,也没有代表着其他话外的意思,单纯的就是想问问他们,殿阁大学士制度是否真的存在这些问题。

随即,就有文官站出来言道:

“启禀陛下,依照二皇孙殿下所言,这殿阁大学士制度确实问题不小,若二皇孙殿下能拿出来适合的制度,或许可以考虑更换。”

“我觉得,也存在不少问题。”

“二皇孙殿下真乃神人啊,此制度持续了十几年,我等臣子们都没有看出来问题所在,可二皇孙殿下却能看出来,并准备提出更加合适的制度,有二皇孙在,我大明朝恐怕也要步入盛事了!”

不少文官站出来,力挺朱允炆的话,其言语中除了赞同朱允炆所说的话外,也有着不少夸赞称颂朱允炆的意思,似乎朱允炆多么多么了不得一样。

朱元璋倒是没有在意这些话,他看了看朱允炆,说道:

说说你的内阁制度吧。”

闻言。

朱允炆面色不动,心中却暗喜。

你朱允熥就算是再能耐,可等到我拿出来这内阁制度,你也要给我缩起来。

什么公侯岁俸之事,什么治理蝗患的方法,这些在决定朝廷官僚制度的面前,都是儿戏罢了,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