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
“目前,正好有一件事情,可以拿出来做做文章。”
只见吴伦笑了笑,提起了一事。
“台州频繁出现蝗灾,让当地百姓颗粒无收,目前朝廷已经在思索解决蝗灾的方法,同时准备下发赈灾粮食,送到台州。”
“殿下可以运作一番,使朱允炆、朱允熥的属官参与到此事中,让他们负责发放赈灾粮食,然后制造官员贪污案件。”
“陛下最恨官员贪污,以此足以能清理掉两位皇孙身边的几位官员。”
秦王朱慡闻言眼睛亮了亮,“好,就这么办...”
“殿下莫急,这其中还需要运作一番,想办法让他们两方先互相撕咬起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
南京,宝钞提举司。
宝钞提举司,就是大明朝当今用来制造宝钞的地方,于洪武七年所打造,宝钞的雕版印刷、防伪加盖、发行回收,都由宝钞提举司负责。
朱允熥缓步走入到宝钞提举司中,宝钞提举司的负责人,为正八品的宝钞提举,名叫周慎,听闻三皇孙殿下来了,立刻步伐匆匆的赶了过来。
“臣,宝钞提举周慎,拜见殿下!”
周慎躬身大拜,朱允熥颔首,让其起身。
随即,朱允熥让周慎带着他在宝钞提举司转了转,朱允熥看了看雕版作坊、印刷工坊、签押、库房、稽查房,发现大明朝的宝钞提举司各个部门,堪称豪华。
这也得益于朱元璋对于宝钞的看重,毕竟这东西来钱快啊。
而且也没有什么成本。
用雕版印刷出来的大明宝钞,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朱允熥向周慎要了一张宝钞,看了看,见这宝钞上面刻有复杂纹饰,又有龙纹,又有云纹,同时还有着朱砂手印,宝钞角落需工匠按指印,存档备查。
“自宝钞提举司建立以来,宝钞始终是这一款,对吧?”
朱允熥忽然问起身旁的周慎,周慎想了想然后答道:“版款的话,从未改变过。”
闻言,朱允熥心中了然。
那么大明宝钞的第一步,就是防伪。
需要利用后世的货币防伪技术,让大明宝钞除了官方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复制。
不然的话,后续的宝钞改革无法开展。
纵然大明朝律法严苛,官员们根本不敢触犯法律,可全国各地仍然有着不少人敢私底下制造假钞。
“我现在给你一套,新型宝钞的制造方法,利用此方法制造出的宝钞,能降低成本、容易操作、难以仿造。”
朱允熥可不仅仅是为了利用宝钞来掌握大明朝的经济,同时这也是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让朱元璋知晓,他和朱允炆的能力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他不仅能拿出更适合大明朝的公侯岁俸制度,其他方面也远远强于朱允炆。
“嗯?新的宝钞制造方法?”
周慎愣了愣,三皇孙殿下为何忽然想要改良宝钞了?
他身为宝钞提举司的提举,这些年来自然能看出来宝钞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若是三皇孙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对于宝钞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现如今,民间使用宝钞的百姓越来越少了,宝钞的贬值速度更是越来越快。
陛下甚至都已经不在理会这件事情了。
朱允熥让周慎取来笔和纸,他随即书写起来。
[新型宝钞的材料升级,需要彻底更换,原本宝钞制造材料为桑皮纸和靛蓝墨,利用这种材料制造,容易被民间仿制。]
[新型宝钞中,需要添加棉絮与矿物纤维,在桑皮纸浆中混入短棉絮、云母粉,制成纹理独特的‘云纹纸’,这样透光的话,就可以见到不规则纤维分布。]
[然后特制油墨,用桐油调混朱砂、石绿,伪造者难配相同色泽。]
[最重要的,则是印刷工艺,需要革新换代原宝钞印刷工艺已经落后,其中原宝钞单色雕版印刷,套印误差大,新型宝钞采用‘双色套印’,先印底纹,譬如龙纹用靛蓝,再套印面额,也就是朱砂红,需精准对齐,仿制者难以复刻,最后使用微刻暗记,在雕版边缘刻微型文字譬如‘洪武制钞’,肉眼难见,需放大镜查验。]
放大镜这东西,中原早就出现了,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水晶凸透镜,到了唐朝宋朝,放大镜彻底出现,不过并未普及使用,等到了元明两朝,放大镜彻底传播开来。
至于防伪标记设计方面,朱允熥想了想,也需要改进。
原宝钞,仅盖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