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或者震怒,他反而双眼露出精芒,但心中依旧有着犹豫,道:
“我,参与夺嫡之战中?”
“可父皇喜欢的是大哥朱标,不然的话就不会在两个皇孙当中选择了,父皇从未提起过立我为太子的事情。”
“这代表着父皇就根本没想过,把我立为太子;储君之位最终,还是由父皇决定的啊,父皇的想法不改变,我就根本不可能获得储君之位。”
见秦王朱慡这般犹豫,吴伦立刻劝道:
“兄终弟及,自古以来不曾改变的道理!太子薨逝,这储君之位本来就合该是殿下的!”
“今日奉天殿上,三皇孙朱允熥殿下力压凉国公蓝玉等人,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向陛下证明,其拥有驾驭臣子的能力,让陛下不用担心未来主少臣强。”
“可这对于殿下而言,根本都不用证明,殿下执掌皇室宗人府,为皇子中最年长者,镇守边塞屡立战功,殿下若继位,根本不用担心无法驾驭臣子,陛下也不用担心。”
吴伦心中这般说着,秦王朱慡已经有些心动了,可这个时候就见吴伦想到了什么,进而言道:
“可若是殿下不争的话,恐怕未来将会危机到来啊。”
这话,让秦王朱慡变色,他疑惑道:
“危机,哪里来的危机?”
难道说,还敢有人对他动手不成?
吴伦见状,面容平静,继续言道:
“若朱允炆继位,则代表着其背后的文官力量崛起,而今我大明朝流程的儒家思想为程朱理学,这代表着不久将来,大明朝将会成为宋朝那般,文官执掌兵权。”
“届时,文官集体是容不下执掌兵权的藩王们的,削藩之事,势必诞生。”
“再者,朱允熥曾经说的话很对,朱允炆若继位,其继位合法性天生不足,毕竟朱允炆是庶孙,这种情况下,朱允炆恐怕不会放过真正拥有继位合法性的秦王殿下的。”
“若朱允熥继位,也是一样的道理,朱允炆的继位合法性也不如殿下,可能也会对殿下出手。”
秦王朱慡脸色渐渐的,严峻了几分,甚至涌现出冷意。
踏踏踏。
他在正堂内来回踱步,仔细思索着吴伦的话。
最终道:
“好!”
“我就也争一争这储君的位置!”
“朱允炆争得,朱允熥争得,我为何争不得!”
秦王朱慡豁然间心胸开朗,吴伦的话说的句句有理。
“我自当要效仿昔日的唐太宗李世民,夺了这储君之位!”
昔日的李世民,也是老二。
他秦王朱慡,也是老二。
李家的老二能当上皇帝,能成为千古圣君唐太宗,他朱家老二为什么当不上皇帝,或许他也能成为千古圣君呢?成为明太宗!
“现在眼下,该当如何?”
既然已经决定争嫡了,那就不能像往常那般,处于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现在需要参与到诸多事件中,提高自己的力量。?k~s¨j/x¢s!.,c′o*m*
“目前最要的事情,就是留在京城中。”吴伦思索片刻,沉吟道。
秦王朱慡很快就要回到藩地了。
实际上藩王们是不能随便回到京城的,他们平日里都在各自的藩地内居住,而现在尽皆回到京城,完全是因为太子朱标薨逝了,他们不得不回来。
同时,陛下原本决定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诸多藩王也需要在京城内等待一段时日,亲自参观皇太孙的册封大典,共同承认朱允炆的地位。
这就导致,藩王们还没有各自回到藩地,但他们始终在京城中也不是个事,谁也不知道朱允炆和朱允熥这场夺嫡之战会持续多久,若是这期间陛下下令让藩王们回到封地,那可就糟了。
“我大明朝的宗人府,虽为皇室成员管理机构,但基本上属于荣誉头衔,因为很多重大决策,宗人令都没有资格决定,这也导致殿下虽然是宗人令,但却不能常驻南京城。”
“殿下应先向陛下提议,全面负责宗人府内的所有事务,同时若能获得陛下首肯,立刻开始处理宗人府内的冗杂事务,就算没事,也需要弄出来一两件事情来处理,这样的话才可拥有理由长时间驻守京城。”
吴伦此时,很显然已经成为了秦王朱慡的智囊,给朱慡出谋划策着,闻言朱慡点了点头。
“下一步呢?”
“下一步,就需要提高殿下自身的力量,同时打压朱允炆、朱允炆背后的臣子们,让他们露出各种缺点,使得陛下不愿意再坚持册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