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瞒过自己人,况且光是我大虞诸公在场还不够,唯有北虏使者亲眼目睹这一幕,方可令他们深信不疑!届时,此计必成!”
姬明雪微微颔首,继而问道:“不知李大人想要本宫如何做?”
李帆想了想,眼神坚定地看向姬明雪,问道:“不知殿下对朝中之事了解多少?”
姬明雪疑惑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殿下误会了,臣换个说法,朝中诸公可有哪位与陛下私交甚好且坚定不移支持陛下决策之人?最好还是坚定的主战派!”
“这……”
姬明雪一时语塞,她不过是偷梁换柱,又怎敢与朝臣私下里亲近?
如非必要,她甚至连在懋勤殿接见朝臣都不想,以免露出破绽!
可姬明雪的表情落在李帆眼中,却是不免心生感叹。
果然伴君如伴虎,孤家寡人不是白喊的。
“既如此,臣请问殿下,不知陛下可有能堪大任之人?”
“这倒是有,只是你所言乃需主战派,那自当首推太保陈武先!”
闻言,李帆皱眉摇头,“不可,陈太保官职太高,如此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会引发朝堂动荡!”
“那景桓侯宁远如何?”
“也不可,侯爵之位亦是太高!”
“那你觉着何人可行?”
李帆稍作沉吟,开口道:“此人官职无需太高亦无爵位傍身最好,只需忠心不二,能够敢在大殿之上当众斥责陛下即可!”
听到李帆的要求,姬明雪在脑海中思索良久,骤然眼眸一亮,似乎是想起了谁,随即唇角勾勒出一抹醉人的笑容。
李帆顿时微微失神。
“本宫倒是知道有一人选符合李大人心中所想!”
“何人?”
“户部员外郎,张洵!”
“张洵?”李帆嘴里念叨一声,发问道:“不知此人是何来历?”
姬明雪神秘一笑,接着便娓娓道来。
张洵,本是太子东宫门下的属臣,出身寒门,年纪轻轻便考取了进士,可因其为人耿直,不懂变通,又无银钱铺路,最后只落了个编纂书册的闲职。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太子姬翰霄结识了他,与他攀谈过后,顿时升起了爱才之心,力排众议,将之收拢门下!
有着太子的举荐,加之其本身颇有才学,短短数年,便一路升迁至户部员外郎。
只不过在姬翰霄病死之后,姬明雪却鲜少召他入宫交流政事。
若不是李帆询问,姬明雪差点都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若是张洵,此计可成!”
李帆双眸眯起,轻抚下巴,“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明日陛下决断,将和亲诏书送达幽州,等北虏派遣使者前来,这场好戏便能开场了!”
虽然李帆神色笃定,但姬明雪还是略显担忧问道:“这其中万一出了岔子怎么办?”
李帆十分自信道:“只要殿下将臣所言一字不落的告知陛下,余下的自会有臣替陛下分忧!”
“当然!”
临了,李帆还不忘叮嘱道:“殿下莫要忘了告知陛下,一定要与张洵勤加练习,以免到了大殿之上露出破绽,若是群臣发现也就罢了,倘若被北虏人识破,到时候可就功亏一篑了!”
“本宫知晓轻重,定会将话带到!”
姬明雪应下过后,抬头看了看月色,“时候不早了,李大人先回吧!”
“呃……”
见李帆欲言又止,姬明雪美眸不解地望向他,“怎么?李大人可还有事?”
李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个殿下,臣能问问,到时候陛下的封赏具体有多少银子吗?”
姬明雪表情一愣,随即胸口剧烈起伏,良久才涨红着脸,从牙缝中硬生生挤出一个“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