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发胀了起来,身躯被朱允熥这一番话气的不禁发抖,这哪里是胡言乱语了,这简直是在...放屁!
他真的被气到了。
八股文与程朱理学并非枷锁,怎么可能是枷锁?
朱允熥分明是在胡言乱语、无中生有、凭空想象、凭空捏造!
他自幼就开始研究程朱理学,很清楚程朱理学代表着什么,这是维系天道、彰显圣学、选拔真儒的至高典范,程朱理学和八股文,更是不仅符合“天理”,还能实现个人思想的晋升!
特别是八股文。
这难道不是圣贤之道的完美载体吗?
要知道,代圣贤立言,这就意味着直接与孔孟直接对话。
八股文的严格格式是‘复述圣贤真意’的最佳方式,通过模仿孔子、孟子、朱熹的语气,他们能直接传承‘道统’;而‘破题、承题、起讲...’的固定结构,则更加被视为‘天理自然之序’,如同天地运行般不可更改。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八股文就是这天地间最公平公正公开的科举制度了,其公平取士,相等于寒门子弟的登天梯!朱允熥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为唯一标准,不考诗词歌赋或杂学,寒门子弟只需苦读朱熹注解,便有资格与权贵同场竞技;而今民间的士子们都称赞:‘非朱子之说者,皆邪说也!’,看似这种方法扼杀了思想,但就是因为使用这种方法,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甚至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统一标准避免了偏题怪题,确保科举的公正性。
八股文更是能锤炼心性,其相当于道德文章的终极修炼,写作八股文被视为修身养性的过程,通过反复揣摩圣贤之言,士子的心性会逐渐接近天理,很多士子都认为,‘一日不作八股,则一日近于禽兽!’。
他感觉。
朱允熥完全是疯了。
竟然认为八股文和程朱理学存在着问题!
若非对方是皇孙的话。
他方孝孺,都忍不住想骂这朱允熥了。
有你马问题,有问题。
我可去你马的吧。
方孝孺脸色发红,刚准备想辩驳什么,朱允熥就看出了对方的心思,他笑了笑,言语中没有任何留情,直接打击道:
“你是不是认为,我说的话太重了?”
“呵呵呵,这一切不过是你们自己认为,程朱理学是宇宙真理与人间秩序的统一罢了,你们幻象存天理,灭人欲是道德纯净的至高境界,而我大明朝的士子们,更是将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辨奉为圭臬,认为克制私欲、恪守礼教是成为真儒的唯一途径,他们歌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将妇女守节、臣子死忠视为‘天理’的体现。”
“甚至说,他们认同三纲五常是稳定社会的神圣法则,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天底下最正统的规则,任何挑战这一秩序的思想都是大逆不道,甚至你们这些士子们更加坚信,只有严格遵循三纲五常,才能避免礼崩乐坏,实现大同社会,任何非朱熹学说的理论都被视为异端邪说,必须坚决批判,你们这些推崇程朱理学、推崇八股文的理学士子们,每天都以卫道士自居,这些年打压了多少人,但凡出现新的思想和学说,你们就摧毁他们,甚至焚烧他们所撰写的书籍,认为这是替天行道。”
“扪心自问,你们不觉得可笑吗?”
朱允熥看着方孝孺这般死守着八股文和程朱理学,认为他们有多么多么美好,忍不住发笑。
真的是被彻底洗脑了。
这倒是也正常,因为程朱理学从宋朝就已经开始被官僚们使用,来开始洗脑了。
理学与八股的结合,已经成了士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基石了,再加上科举制度中。选拔真儒的完美机制,让士子们认为,八股文考试能精准筛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因为只有深谙理学之人,才能写出合格文章。
甚至现在民间,士子们都宣称:
“非理学,无以为官;非八股,无以为学!”
而现如今,大明朝的社会风气也是这样的,就是推崇程朱理学、推崇八股文的,社会地位就高,这是一种社会风气崇拜,也被理学士子认为是属于他们的至高荣耀,但凡是熟读《四书章句集注》、精通八股文的士子,就被视为天下楷模,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地方官员、乡绅们,也放低了姿态,一个个当起来了哈巴狗,来争相与科举出身的理学士子联姻,认为他们是天理化身。
主要是吧,不仅仅是官僚们给他们洗脑而已,他们自己人也开始给自己人洗脑了,甚至说他们认为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