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阅读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37章 朱元璋震动,你还真的有解决办法?你是人?

第37章 朱元璋震动,你还真的有解决办法?你是人?

职位,若是掌握该职位所拥有的权力,那就真的乱套了。

“孙儿的另外一种想法,就是培育一种,类似于精兵类型的力量...”

朱允熥刚说到这里,就看到朱元璋露出了不屑的眼神,只听得朱元璋道:“孙儿,你太小瞧咱大明朝了,但大明的哪一支军队拉出去,不算精兵?”

朱允熥知晓,朱元璋所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怎么定义精兵,其实很简单。

就是看覆甲率。

古代最看重的就是甲胄。

一个士兵,若是他能完整的甲胄,那他就是精兵,至于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就算是五百个身穿甲胄的士兵,面对五千个没有甲胄的士兵,获胜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这就是精兵。

而大明朝,若是现在拉出来十万人来,人人覆甲这是绝对可以的。

不说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盔甲。

到了现在,生产力对比先秦时期已经提升不少了,再加上大明朝的冶炼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人人覆甲这是绝对能实现的。

但他所说的,和朱元璋所说的不是一回事。

“皇爷爷,我的意思是,设立专门类型的精兵。”

“打个比方,建设火器特种营,这种就不再是简单的火铳手集合,而是融合观测、计算、射击的完整打击能力的军队。”

“亦或者快速反应骑兵,摒弃传统侦骑的单一功能,打造集侦察、骚扰、追击于一体的全能战队。”

“在孙儿看来,这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精兵。”

这些精锐如同人体的特种细胞,在关键部位发挥倍增效应。

朱允熥认为,改革卫所制度的同时,也应该提出来这一点。

朱允熥所示的这个理论,倒是让朱元璋若有所思,新的意义上的精兵?并非是有甲胄,就算是精兵了吗?

有点意思。

或者可以尝试一下,看看可不可行。

毕竟,这看起来并不需要花费多少钱粮。

“若皇爷爷同意孙儿的想法的话,那么下一步就需要制定军官培养的双轨制。”

这个双轨制,是朱允熥所设想的,目前最适合大明朝的制度了,其简单的来说,就是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然后打造讲武堂,专注战略思维锻造,如同培育将帅的摇篮,最后武备学堂侧重实战技能打磨,这样堪称锻造校尉的熔炉。

二者相辅相成,既避免出现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又防止产生不懂战略的莽夫。

相应的考核,他都已经想好了,晋升机制采用三维考核法,改变以往单凭军功晋升的粗放模式,主要考核的就是理论素养、实战指挥的精度、带兵年限。!1+3¨y?u?e*d*u_.`c+o¢m!

若是这般做的话,评价体系犹如过滤网,确保每个级别的军官都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

思索间,朱允熥道:

“皇爷爷,孙儿准备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试点先行,譬如选择蓟州、宣府作为改革试验田,如同中医先在小范围试药,通过对比新旧体系的实战表现,让优劣得失自然显现,既积累经验又降低风险,然后再保留部分旧制卫所作为参照组,这种双轨运行机制既保证战备不断档,又为全面转型赢得缓冲时间。”

朱允熥说了很多很多。

最终,朱元璋的脸色慢慢变化,道:“咱,同意了。”

“不过具体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你回去后把整个流程给咱写下来,交给咱,咱拿去和兵部的官员们商议。”

见自己所提出来的诸多建议,被皇爷爷朱元璋所采纳,朱允熥心中不禁一喜,在他看来今日所来的目的,很有可能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要知道。

他来乾清宫。

目的就是为了蓝玉之事,想方设法的保全蓝玉的两个儿子。

而因此事已经成了一个死局,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皇爷爷朱元璋出手,而这整个过程可谓是很复杂麻烦,所以若是在这之前能给皇爷爷朱元璋解决一个麻烦,那成功的几率将要大很多。

心中思索间,朱允熥也不禁提了起来:“皇爷爷,不知孙儿的舅爷,凉国公蓝玉的事情?”

见朱允熥提起这件事情。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

随即淡声道:“蓝玉的事情,咱知晓。”

“咱现在确实放过蓝玉了,咱也可以和你保证,以后绝对不会清理蓝玉,但蓝玉这两个亲生儿子,确实作恶多天无法无天,按照我大明朝律法,他们也是死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