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阅读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26章 争出来一个吴王!我就是要招兵买马!怎么了

第26章 争出来一个吴王!我就是要招兵买马!怎么了

吴王。^狐_恋′文!学. ?无·错,内′容,

这个王位,对于朱允熥而言很有着诱惑力。

同时,其对于大明朝也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意义的。

甚至,吴王这道王号,也可以被视为大明朝开国前的政治象征。

因为之前朱元璋就是吴王。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自立为‘吴王’,但仍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为正朔。

其意义,象征着合法性来源,朱元璋借‘吴’地这里的江南正统性,来抗衡陈友谅代表的汉、张士诚代表的周等割据势力。

大明朝现如今的军政体系奠基,也是因为吴王而建立的,朱元璋早年设立‘吴王府’机构,形成早期官僚体系,譬如李善长任右相,徐达、常遇春为将领。

若是能被封为吴王,同样也意味着能够经控制江南财赋重地。譬如苏松杭嘉湖等地。

但自从洪武三年之后,吴王这道王位就再也没有被朱元璋赐下过了,甚至洪武一朝就无人担任过吴王。

这是一种爵位避讳。

洪武三年,朱元璋曾拟封第五子朱橚为吴王,但因‘钱塘财赋重地,不宜建藩’改封周王,封地位于开封。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若是有皇室成员被封为藩王,那对于经济控制度太高了,江南是朝廷税赋核心,藩王坐镇易威胁中央,再加上有着一定历史包袱,朱元璋本人曾为吴王,此爵位象征过强,恐后代借势坐大。

最终,朱元璋制定了‘吴越不封’的原则,洪武十三年后,江南核心区不设藩王,仅派文官管理。

吴王代表着江南正统的延续,朱元璋以‘吴王’身份整合南方资源,最终统一全国,故‘吴’代表着经济命脉,大明朝依赖江南赋税,又因文化正统,南宋以来,江南被视为华夏文明核心区。

可以说,朱允熥索要这吴王位置,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

而朱元璋这边,听了朱允熥的要求后,脸色有些不好看。

“你可知晓,这吴王位置代表着什么?”

朱元璋凝视着朱允熥。

这小兔崽子,胆子也太大了。

竟然敢要吴王。

这是在明目张胆的索要权力啊。

违背"吴越不封"祖训

一旦真的封朱允熥为吴王,那么他确立的‘江南核心区不封王’原则将被打破,虽然此举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显示皇帝对江南控制力的绝对自信,或预示朝廷财政体系改革,需亲王坐镇财赋重地,但有这个必要吗?

好处明显没有坏处多。

朱允熥真的成为吴王了,那么他就将获得江南地区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包括军事领域,还包括政治领域,因为大明朝现如今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官大族最多。

也会导致,大量的门阀大户投靠朱允熥。

这样下去,夺嫡之战岂不是更加激烈了吗?

“皇爷爷,孙儿知道被封为吴王代表着什么,但孙儿所做出的种种贡献,难道没有资格被封为吴王吗?”

“为什么皇爷爷,要吝啬这个王位,按照法统我是皇太孙,也有资格被封为吴王啊。”

朱允熥面对着朱元璋,和朱元璋对视着,那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闪躲,再次道:

“我知道皇爷爷的担忧,皇爷爷是认为若是这吴王之位给了我,会让我得到江南地区的大量资源,从而和朱允炆分庭抗礼,从而使得夺嫡之争更加激烈。”

“但就算不给我吴王,夺嫡之争就不激烈了吗?这皇储之位现在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需要争,唯有争才有机会,孙儿敢要吴王的位置,恰恰证明孙儿就是一个敢争的人,当年皇爷爷面对元末大世,饭都吃不起了,不也是选择的争么?若是当年皇爷爷不争的话,恐怕皇爷爷早就饿死了,亦或者被流寇所杀,而皇爷爷当年争了,这才最终创造了我大明江山。`齐.盛.小¢说^网* _无¨错.内.容`”

“我朱允熥是皇帝朱元璋的孙儿,是已故太子朱标的子嗣,我身体里流淌着的是老朱家的血,我本身就继承着皇爷爷的思想,我自然而然也要效仿皇爷爷当年的所作所为,皇爷爷能争,我这个孙儿也要争,若是我身处于夺嫡之战中,都不敢争的话,那我掀起这夺嫡之战又有何意义?岂不是故意让大明朝乱起来?”

朱允熥的话音洪亮,响彻在整个乾清宫内,让朱元璋脸色顿了又顿。

朱元璋心中很想反驳朱允熥的话,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甚至。

他已经被朱允熥所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