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没有选择让藩王们回到藩地。
大明朝立国二十五年了,也渐渐平稳了下来,纵然藩王们持续数个月不在藩地,也不会生出太大的波澜和事端。
今日朝会上,随着文武百官各自汇报完大事小情后,藩王中,周王朱橚忽然站出来,对着高坐于上方的朱元璋躬身道:
“父皇,儿臣想请命,进入太医院内,与太医们商讨医学,编撰医书。”
周围朱橚请命进入到太医院内研究医学编撰医书,这本来就是一件小事,因为朱橚并非是有着雄心大志和野心的人,其不过是痴迷医道而已罢了,再加上藩王们本来就要长时间留在京城中了,朱元璋答应其也无妨。
可朱元璋却立刻淡声道:
“身为藩王,不思治理藩地、教化百姓之事,却痴心于医书,成何体统!?”
这番话,赶上斥责了。
周王朱橚愣了愣,以往他喜欢医道,虽然父皇很不喜欢,但却也没有如此斥责他啊。
父皇这是什么了?
本来他就要留在京城,没事去太医院看看还不行了?
父皇至于么?
“父皇,五弟喜欢医书,不妨就让他时常去太医院钻研,或许能创造出旷世医作,流芳百世,造福苍生。”
就在这时,晋王朱棡忽然出列道,言语中很是支持朱橚。
见状。
秦王朱慡满脑子疑惑,老五去太医院,不过一寻常事情,父皇为何反对?老三又为何出来站出来支持?
不对劲。
很不对劲啊。
燕王朱棣此时也感到疑惑,不过很快他就发觉到了什么,也随即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也觉得让五弟时常进入到太医院,是件好事。”
燕王朱棣也表现出支持的意思。
这就让朱慡更加不明白了。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这一幕,神色平静,心中却在无声的叹息。
他已经确定了。
朱棣也有着夺嫡的想法。
唉。
一个个的,就那么想当皇帝吗?
为什么不能学学老五呢?
奉天殿内,屹立于武将之首前方的朱允熥,看着此时正在发生的一切,心中已经明白了个大概。
五叔周王朱橚想要出入太医院,可能心中只是有着想研究医书,和太医院的众多太医编撰医书的想法。
但现在这个时期,太敏感了。
太医院那是什么地方?
文武百官、皇室贵胄遇到点大病小灾的,都需要太医们出手。
若是说,掌控这个地方,或者和这个地方有一定的联系,那在接下来的夺嫡之争中,太重要了。
比方说,想下毒害死某个人。
若是直接下毒的话,太过于明显,也太直接了。
但在太医院这里,完全只是某道药方中多一味药,就能解决了。
同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医院掌控着多方消息,宫廷内外谁有点大病小病,太医院是第一时间知晓的,那么和太医院有接触的人,也将最快获得消息。
这对于争夺皇位的人而言,也是有利的。
朱元璋很明显能看出来这一点,这也是他拒绝朱橚自由出入太医院的原因,朱橚可能没有着夺嫡的打算,也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但是他却能被利用。
而事实,也如朱元璋料想的一模一样。
晋王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能借助周王朱橚间接性的知晓太医院的各种消息,所以他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朱橚。
燕王朱棣反应慢了点,但也很快的知晓了其中的利害,也随即站了出来。
只有这个秦王。
估计还在还蒙圈呢吧。
不过很快,估计秦王朱慡也会反应过来,站出来力挺周王朱橚。
就是不知道。
朱允炆会不会有这种想法了,若是朱允炆也站出来的话,那就有意思多了。
“父皇,让五弟有出入太医院之权吧...”
秦王朱慡也站出来,支持朱橚到。
很明显,他现在才反应过来。
朱元璋脸色,忽然微冷了几分,看着秦王、晋王、燕王三人,心中不免的想起了他的标儿。
若标儿还在的话。
他们能为了储君之位,用尽诸多心机?
唉。
标儿啊标儿。
你真的给咱留下了一个难题啊。
若你还在的话。
秦、晋、燕三王哪个敢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