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阅读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3章 朱允炆彻底害怕了

第3章 朱允炆彻底害怕了

朱元璋闻言,不由自主的愣了愣。~小-说+C!M^S· !免?费+阅?读!

啥玩意?

你也有看法?

你能有什么看法?

从小到大就没听说过你喜欢读书,你还能有看法?

朱元璋忍不住被逗笑了,他随即道:“好,那就说说你的看法。”

户部尚书郁新,也仿佛听到了新鲜事情,怎么这个不学无术,从小懦弱,没有什么存在的三皇孙,也能谈谈国策了?

这里,唯独朱允炆的表情正常,他始终面带微笑,心中却充满着不屑,他已经看到了,一个小丑即将诞生了。

他倒要看看,自己这个皇弟,能有什么看法。

正好。

让朱允熥也发表发表自己对于此制度的理解,这样才能和他形成对比,也能让皇爷爷知道,到底谁有能力,到底谁更有资格被立为皇太孙!

朱允熥不知道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对于洪武二十五年的公侯岁禄制度,他确实有着一定的见解。

“户部诸官员商讨的结果,和皇兄所商讨的大致相同,但任何事情决不能仅看其带来的好处。”

“所谓的新型公侯岁俸制度,有着很大的坏处。”

“不说其他,就说大量削减俸禄,会导致勋贵离心,同时也会影响边疆的军心,使得军心动摇。”

“若边镇将领因禄米不足,从而私占屯田的现象呢?”

朱允熥可并非胡编乱造。

历史上,自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下令实行新的公侯岁俸制度,将领们私占屯田的情况屡见不鲜。

根据《明史·食货志》记载:“辽东诸卫,将校占田逾制,士卒冻馁。”

他随即继续道:“皇爷爷若非要这么做的话,恐怕会有很多勋贵进行非法敛财的手段,甚至勋贵们通过受贿、强占民田弥补收入缺口。”

这也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江夏侯周德兴就广置庄园,岁入私租万石,

“还有官僚腐败,孙儿认为六部官员很有可能借审核岁禄之机索贿。”

《大诰》中就记载过,洪武二十五年工部侍郎李泰“受贿篡改禄册”,后来遭剥皮实草之刑。

朱允熥越说,朱元璋脸色越阴沉,他并非是因为生气,而是因为这种种的可能确实会发生的,而他竟然没有察觉到。

不过,让朱元璋意外的是,不学无术的允熥,能看出来这些?

他可是都未曾看出来啊。

“皇爷爷,其实这些也并非是大事,真正严重的是,此举会削弱边疆防御能力,导致军备废弛。”

“若北平、大同等地卫所岁禄不足,很有可能会军械更新停滞,没有先进强大的军械,如何应对外族入侵?还有人才断层的问题,年轻将领因待遇低微弃武从文,我大明朝岂不是要慢慢的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宋?”

“本来勋贵们所获得的俸禄已经定下了,并且这俸禄持续了整整十五年,这代表着这十五年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年领取这么多俸禄了,因此他们的日常花销和使用,也是按照这些俸禄来计算的,可皇爷爷若是突然削减俸禄的话,那么勋贵们势必会‘转嫁负担’!”

转嫁负担!

这四个字,让朱元璋脸色顿了顿。

“勋贵们为弥补禄米损失,从而加重对封地佃户的剥削,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量流民的出现,这些流民很多都是因勋贵盘剥所致。”

在朱允熥看来,这新的公侯岁俸制度,完完全全就是扯淡,是失败的制度。

朱元璋试图用岁禄制度既保证勋贵基本忠诚,又防止其坐大,却忽视了人性逐利本质,反而迫使勋贵寻求体制外资源。

更是缺乏弹性调整机制,因岁禄标准僵化,未随通货膨胀调整。洪武年间米价上涨三倍,实际购买力下降足足五成!

这么说吧。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确定公侯岁禄,本质是通过经济手段重构权力格局的政治行为。

短期看来,确实是削弱了勋贵集团的经济基础,为朱允炆继位扫清障碍。_s?j·k~s*a/p,p~.?c*o?m-

但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因却完全忽视了人性的需求,更是缺乏弹性调整、也没有配套监察部门,若是真的这么做了,恐怕会加剧统治集团内耗、催生系统性腐败!

“咱,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么多隐患...”

朱元璋手指敲打着面前的桌案,陷入深思,没想到这新的‘岁禄制度’,竟有如此多的不足和隐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